近年,塑膠跑道的監管與標準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并亟待規范。塑膠跑道原料、溶劑、施工等多環節易出問題,需嚴格監管。
據了解,以前塑膠跑道一般采用標準《合成材料跑道面層》(GB/T 14833—2011),其中對塑膠跑道中的苯系物、重金屬和游離TDI(甲苯二異氰酸酯)含量進行了規定。這一標準是推薦性產品標準,且對生產和施工過程并無要求,而塑膠跑道由多種化學原料化學反應而成,一旦添加超標準的低劣原料或施工不當會導致多環節涉毒。
塑膠跑道主要分為澆筑彈性材料、樹脂黏合橡膠碎粒、復合系統和預先備制的卷材四種類型。前三種為聚氨酯跑道,多屬于TDI體系;后一種為橡膠預制體系。在我國,澆筑彈性材料目前被廣泛使用?!霸谘谉岬募竟澓偷貐^,材料中的游離TDI和其他有毒化學物質的釋放量會增加?!?/span>
塑膠跑道施工中可能產生污染的還有溶劑。使用溶劑是為了降低膠水的黏度,利于施工。一般廠商會使用醋酸乙酯,但有個別施工隊會用毒性很強的丙酮,這種溶劑有腐蝕性。
怎么識別跑道是否安全呢?塑膠跑道建成后,應經過7天養護期。7天養護結束后,人走上去是沒有氣味的,湊上去聞一聞,也不會有特殊氣味。如果有氣味,很可能和原材料有關系。
有人關注到,正常情況下,部分塑膠跑道沒有氣味,可當正午陽光照射后,跑道散發出難聞的氣味。